杭州法拍房市场现特殊交易:原房主跳楼身亡住宅145.7万元拍出,低于市场价百万
近日,杭州一套特殊法拍房以145.7万元的价格成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房产的特殊性在于:原房主因债务问题在屋内跳楼身亡,这使得该房产在法律意义上被归类为"凶宅"。尽管存在这一特殊背景,该房产仍吸引了16人报名竞拍,经过31轮激烈竞价,最终以低于市场价近百万元的价格成交。
一、事件深度解析
这套位于杭州某小区的住宅,建筑面积89平方米,起拍价仅为102万元。根据评估报告,该房产市场正常价值约为240万元,最终成交价145.7万元相当于市场价的6折。竞拍者中不乏投资客和刚需购房者,看中的正是其显著的价格优势。
二、"凶宅"的法律界定与市场现状
法律定义: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凶宅"作出明确定义,但司法实践中通常将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如自杀、凶杀)的房屋纳入这一范畴
信息披露义务:
法院在拍卖公告中明确标注"标的物内曾发生跳楼事件"
根据《民法典》第500条,卖方负有如实告知义务
未履行告知义务可能导致合同被撤销
市场价格规律:
一般低于市场价20%-40%
偏远地区折价率更高
投资客占购买人群的60%以上
三、购买建议与风险提示
适合人群:
资金有限的刚需购房者
专业房产投资者
无迷信心理的理性购房者
必备调查步骤:
核实死亡事件真实性(通过辖区派出所)
了解邻里关系(可能存在的歧视或排斥)
评估转手时的价值折损
风险防范:
购买前实地考察,感受居住环境
咨询专业律师完善合同条款
考虑未来转售时的信息披露问题
四、专家观点
浙江理工大学法学院王教授指出:"这类房产交易的关键在于信息透明。购买者明知情况后自愿交易,符合契约精神。但随着社会认知度提高,'凶宅'的折价率正在逐步缩小。"
结语
法拍房市场为购房者提供了低价买房的机会,但也伴随着特殊风险。在做出购买决定前,务必全面了解房产背景,权衡心理感受与经济效益,做出理性选择。毕竟,家的意义不仅在于四面墙,更在于其中的生活品质和心灵安宁。
网友留言(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