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试驾撞车遭4S店索赔30万!试驾协议暗藏哪些陷阱?责任认定引争议
女子试驾撞车遭4S店索赔30万!试驾协议暗藏哪些陷阱?
近日,杭州一名消费者在4S店试驾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被店方起诉索赔30余万元。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不仅暴露试驾环节的风险隐患,更让"试驾协议"的法律效力成为争议焦点。
事件回顾
2023年12月,杭州市民刘女士在某豪华品牌4S店试驾时,为避让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车辆撞上护栏导致严重损伤。经交警认定,刘女士负事故主要责任。近日,4S店将刘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车辆维修费、贬值损失等共计30.68万元。
争议焦点
试驾协议是否显失公平?
记者获得的试驾协议显示:"试驾过程中发生事故,由试驾人承担全部损失"。法律专家指出,这属于格式条款,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应当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减轻其责任的条款。保险赔付是否足额?
涉事车辆虽投保商业险,但保额仅20万元。4S店主张超出部分应由试驾人承担,而刘女士代理律师认为,店方未足额投保应自行承担风险。车辆贬值损失该谁承担?
司法实践中对事故车贬值损失的认定一直存在争议。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指出:"通常只有待售新车发生事故才能主张贬值损失,试驾车本身已属二手车性质。"
行业潜规则调查
记者暗访多家4S店发现:
超八成试驾协议含"霸王条款"
仅35%门店为试驾车投保足额商业险
60%销售不会主动讲解协议细节
多数试驾员未经过专业应急培训
律师解读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表示:
"试驾协议不能免除商家的法定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4S店作为专业机构,应提供安全的试驾环境、合格的陪驾人员,并尽到充分提示义务。"
消费者试驾须知
试驾前:
仔细阅读试驾协议,拒绝不平等条款
确认试驾车保险 coverage(建议至少100万三者险)
检查车辆行驶证是否合规
试驾中:
要求销售顾问陪同指导
在指定试驾路线行驶
保持安全车速,避免激烈驾驶
事故应对:
立即报警并通知4S店
拍摄现场照片和视频证据
及时联系保险公司勘察定损
行业建议
浙江省消保委建议:
完善试驾协议范本,明确双方权责
强制试驾车投保足额商业险
建立试驾员持证上岗制度
设立专用试驾场地降低风险
最新进展
截至目前,该案已开庭审理但未当庭宣判。承办法官表示,将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同时建议汽车销售行业规范试驾流程。
结语
这起案件给消费者和商家都敲响警钟。消费者在体验驾驶乐趣的同时务必提高风险意识,而商家更应完善服务体系,不能将试驾风险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只有双向规范,才能营造安全的汽车消费环境。
网友留言(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