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95后小伙用AI复原曾祖父容貌破防全网!穿越时空的对话看哭千万网友
河南95后小伙用AI复原曾祖父容貌破防全网!穿越时空的对话看哭千万网友
一张破损的黑白老照片,一段尘封的家族记忆,在AI技术的赋能下焕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近日,河南洛阳25岁小伙李哲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穿越时空的纪念短片"在网络上引发轰动,视频中他与曾祖父的"隔空对话"让无数网友泪目。
创作灵感来源
李哲的曾祖父是一名抗战老兵,1943年牺牲时年仅28岁,仅留下一张模糊的军装照。"每年清明,奶奶都会对着照片默默流泪。"李哲告诉记者,"作为程序员,我想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让家族记忆活起来。"
技术实现过程
整个制作过程历时两个月:
照片修复:使用GPEN、GFPGAN等AI工具修复破损老照片
容貌复原:通过PaddleGAN生成动态表情
语音合成:根据家族描述还原曾祖父声音
视频生成:运用D-ID制作生成式对话视频
感人至深的"对话"内容
短片中最催泪的对话片段:
"太爷爷,我现在长得像您吗?"
"咱家现在四世同堂,奶奶身体很好"
"国家现在很强大了,您放心吧"
每句对话都配以AI生成的曾祖父微笑点头的画面,仿佛真在进行隔空交流。
技术参数揭秘
修复精度:从300x400像素提升至4K分辨率
训练时长:使用3080显卡训练78小时
数据采集:收集200张同时期军人照片进行模型训练
语音合成:采用河南方言语音库进行声线模拟
社会反响
视频发布后引发巨大反响:
抖音播放量突破8000万次
微博话题#科技让思念有温度#阅读量达2.3亿
收到3800多条私信求助制作类似视频
中国科学院官方账号转发点赞
专家观点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教授张小强评价:
"这是数字人文的典型范例,展现AI技术的情感价值。这种'数字缅怀'方式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活力,体现了科技的温度。"
免费开放技术帮助他人
更令人感动的是,李哲决定:
开源代码供免费使用
制作详细教程视频(已更新至B站)
为100位烈士家属免费修复老照片
建立互助社群帮助技术小白
未来计划
李哲表示下一步将:
开发一键式老照片修复小程序
与纪念馆合作开展"数字缅怀"公益项目
利用VR技术打造沉浸式纪念空间
收集更多方言语音库保留声音遗产
网友反响
"看哭了!这是我见过AI最温暖的用法"
"终于可以见到太奶奶的样子了,感谢技术"
"科技不是冷冰冰的代码,而是有温度的记忆"
结语
在这个数字时代,技术不仅改变着生活方式,更重塑着情感表达的形式。李哲用代码搭建起的这座"数字桥梁",让跨越生死的对话成为可能,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科技的终极使命,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网友留言(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