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区斥资1.4亿采购学生运动手环引热议!家长质疑:实时监测真能提升体质?

近日,上海市浦东、闵行等多个区域教育部门集中采购学生运动手环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采购公告显示,总金额高达1.4亿元的预算将用于购置具备心率监测、运动轨迹记录等功能的手环设备,旨在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这一举措在获得部分家长认可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隐私保护与实用性的争议。

一、采购细节:1.4亿投向智慧体育建设

根据公开的采购信息,浦东新区教育局采购包金额最高,达6800万元,将配备约12万只手环;闵行区投入3100万元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采购设备。手环功能除基础的心率、步数监测外,还包含睡眠质量分析和电子围栏预警。数据将实时同步至"智慧校园"平台,供教师与家长查看。

二、政策背景:响应教育部体质强健计划

此次大规模采购源于教育部《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计划》的要求。上海市作为试点城市,需在2025年前实现中小学生体质监测全覆盖。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数字化手段,可精准掌握学生每日运动强度,避免体育课‘放羊’现象。"

三、家长争议:支持与质疑并存

支持者认为手环有助于培养运动习惯,"特别是对爱宅家的孩子,有督促作用"(家长王女士语)。但更多家长表达担忧:

  1. 隐私安全问题:连续定位可能泄露家庭住址、日常动线;

  2. 数据有效性:有体育教师指出"心率监测受设备佩戴松紧影响较大";

  3. 经费使用优先级:"是否应优先改善操场设施或增加体育师资?"(网友评论)

四、专家建议:需完善配套措施

教育信息化专家李教授建议:

  • 建立严格的数据加密与销毁机制;

  • 避免将手环数据与学业评价强制挂钩;

  • 保留人工记录等替代性评估方式。
    目前,部分学校已开展试点,预计秋季开学后全面铺开。这场耗资1.4亿的"数字化体质管理"能否真正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仍需实践检验。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

验证码